如果要总结年内公募基金的发行运作情况,A面是时隔四年,发行规模再度站上万亿元;B面则是,清盘基金数量已突破百只。

1
发行超万亿
今年的基金市场无疑是热闹的。据Wind统计,截至11月21日,公募基金年内发行规模达到1.05万亿元。这是继2015年之后,公募年度发行规模再度站上万亿元。
北京一家公募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基金发行规模再破万亿,主要来自三方面因素助推:一是今年基金产品赚钱效应明显,投资者的认购意愿提升,具备比较好的发行基础和受众客群;二是现在新基金审批效率提升,产品发行速度加快,使得成立产品数量较多;三是今年出现不少爆款产品,首募规模均超过百亿。
“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有关系。”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张碧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来不断有个股及个券出现“爆雷”,对于能够较好地分散此类风险的公募基金,投资者认可度有所提升。同时,机构投资者对于公募基金作为资产配置工具方面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除此之外,科创板的开市,让未能达到投资门槛的个人投资者,选择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参与,也是市场增量资金的一个来源。
2
债基是主力
具体来看,债基是本轮发行潮的主力,吸金6479.2亿元,占基金总发行规模的六成。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发行的债基多数为定开债基。其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是匹配了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在打破刚性兑付、房地产投资限制严格的背景下,呈现一定的资产配置荒,银行需要定开债类产品,公募基金自然顺应需求发行产品。”
另外,股基发行规模创下2016年以来新高,且呈现出显着的头部效应。在1818.24亿元的募资金额中,规模排名前30%的基金,占据了75%以上的发行规模。张婷认为,这主要源于打破刚兑之后的资产配置荒,投资者对优秀权益类基金更为追捧。
deviantart http://www.bigbig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