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晚上,我的微信里的一个小群,突然就开启了吐槽模式:父母皆为985高校教授的孩子,分数经常在个位数;父母皆是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孩子,成绩差到没眼看……
吐槽的点,父母都是社会精英,为何没有传说中的“龙生龙凤生凤”?这看起来多么不合乎情理与常规!
孩子的成绩,究竟是什么决定的呢?
一、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一个大型儿童早期教育研究叫ECLS,研究调查了一千所学校里两万多名儿童的学业进展,记录他们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业成绩,并搜集孩子们的其他资料:种族、性别、家庭结构、家长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程度等。
想以此来揭示,究竟哪些因素和孩子的成绩有明显的相关性。
先列出8个相关因素:
1、小孩拥有高学历父母
2、小孩拥有完整的家庭
3、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及经济地位
4、小孩的父母最近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区
5、小孩的妈妈在30岁或者更晚的时候生她的第一个小孩
6、小孩的妈妈在孩子出生后到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7、小孩在家里面有很多书籍(父母看的)
8、小孩的父母每天给他们读书
研究发现,有1、3、5、7、四个因素与孩子后来的考试分数高度关联,而剩下的2、4、6、8、四个因素毫无影响。
一个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正确答案出炉: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你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
换言之,也就是说,如果不具备上面那四个条件,如果你的孩子成绩不好,不能算孩子的错,谁让为人父母者你不优秀呢?
二、

放在这个流行焦虑的时代,这样的结果,一时引起众多为人父母者的焦虑。没有高学历咋办,时光倒不回去了;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咋办?就是一个普通的讨生活的普通人啊!人人都想做个富足的父母,可是现实很骨感;三十岁之前已经生了咋办,总不能从头再来啊。
插画 http://www.bigbig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