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逐渐走低,这时没有什么比一碗热汤更温暖的了。排骨汤、鲫鱼汤、参鸡汤……但煲一锅既营养又美味的汤可没有那么简单,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做到这些,才能让滋补效果翻倍!今天就让专家来给你支两招吧~
本期电视专家:

孙永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药膳汤不一定要选贵的食材!
这些常见食材同样能煲出一锅好汤:
黄芪
补气、敛汗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
★它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精神不佳、面色苍白、呼吸短促、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表虚自汗、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病证;
★现代医学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降压和抗菌作用;
★还能缓解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徐大厨推荐:气虚喝黄芪党参鸡汤
★使用半只鸡和12颗黄芪与党参一起煲煮;
★煲煮时,最好选择砂锅,因为砂锅的透气性好,可以使煲出来的汤更加得鲜美。
大枣 养血、安神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
★大枣可生食、加工食用,最常见的是煎煮食用。
赤小豆 消肿、利尿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具有行血补血、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腹部胀满、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并能通乳汁,为利下身水湿之良药;
★赤小豆还具有利尿作用,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患者均有益,同时富含叶酸,具有催乳功效,还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等作用;
★赤小豆主要用于中药材,常与红豆混用,但两者又有区别:赤小豆细长、稍扁,而红豆比较圆;赤小豆煮后不易烂,质地较硬,红豆煮熟后易软烂,常用来做成豆沙。
seo优化 https://www.seo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