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1月29日电 (记者 姜泓冰)师生事,无小事。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以师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全面了解师生期盼,将学习成果同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晚间下课的师生可以不叫外卖了,两个食堂加开了夜宵窗口;开电动汽车的老师们感觉方便了,地下车库安装了26个电动车充电桩;要考研的同学开心了,教学楼增设了专门的教室、寄包柜……师生们纷纷表示,主题教育让校园有温度有温情。
千项整改措施,九成在主题教育期间完成
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名普通同学的手机里存有校长、副校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老师的电话号码,一点也不稀奇。为了畅通师生与学校的对话渠道,在整改过程中,学校建立了“即时回复制度”和“及时办理制度”,前者,就是由上而下公布校内各级负责人的手机号码,随时倾听解答师生的诉求;后者,就是对师生反映强烈的能够解决的问题即知即改。
为师生服务、解难题,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确立的主题教育具体目标和落脚点。学校对标对表抓好整改成效,对于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坚持即知即改、应改尽改。在梳理出的1049项整改措施中,目前共完成整改事项832项,占79.3%,剩下的217项措施中,90%将在主题教育期间完成。
一抓到底 提升幸福指数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对整改问题一抓到底,师生普遍感觉身边各种小确幸、大惊喜不断。

宿舍区增加固定和移动的晾衣架、晒被架,缓解学生晾衣晒被的难题;食堂增加主食品种,满足更多北方同学的饮食习惯;教学楼增加了6处共享空间,为师生课间休息、交流、阅读提供方便;校内道路限时人车分流,保证师生上下课交通安全……管理学院的姚同学说,学校越来越为学生着想,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Gratisography http://www.bigbig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