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次下江南是我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之一;他每次南巡时,沿途百姓都进贡各种“土特产”,卖力讨好他;如果某物和皇帝沾上边、甚至被看中,则马上身价百倍;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时,就看中一物,还命人带回宫里,最后它成为一个惊世之宝,传给子孙后代;事情经过如何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乾隆四十五年(1780),已经七十岁高龄的乾隆第五次南巡;沿途各地官员纷纷上贡特产,希望得到圣上青睐;行至黄山附近,太监奏报说,有一个歙县的盐商献上本地戏曲节目。
明清时在安徽歙县一带,有一雄霸商界500的帮派称之为“徽州商帮”,其中以“盐帮”为代表;帮中有实力的富商往往富甲一方,他们得知乾隆要南巡,到处搜集可能被圣上看中的物品;当时为了研究拿什么讨好乾隆,徽州商帮开了个会;

有一个歙县的大盐商叫江春,他酷爱戏曲,家中经常“曲剧三四部,同日分亭馆宴客”;江春说,闻听乾隆颇爱听戏,为何不献上流行的“乱弹”?古时候人们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就是听戏;“乱弹”指的是当时徽州富商中流行的一种“乱弹乱唱”的徽戏剧种,即各种唱腔聚在一起,同声腔同台互补,这种“乱弹”十分红火,几乎所有富商家里都养着戏班;每当逢年过节或者遇到庆祝活动,富商就在家里搭台唱戏,热闹非凡;
seo外包 https://www.seo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