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海方 通讯员 王敏
自2009年第一次支教开始,十年间,漯河市第二高级中学音乐教师赵庆九带领农村音乐教育志愿服务团队,走遍了漯河市两县三区最偏远的60多所农村学校,培训农村音乐教师530人,4万多名农村孩子直接或间接接受了音乐公益教学,其中有近七成是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11月28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今年11月份“中国好人榜”,赵庆九成为我省荣登此榜的6位“中国好人”之一。这也是漯河市新一轮创文工作以来第16个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先进典型。

2009年6月,赵庆九来到了他农村音乐教育的第一站——源汇区空塚郭乡中学。上课第一天,孩子们的表现让赵庆九既惊喜又欣慰。他发现农村孩子的求知欲远远高于城市里的孩子,而且他们当中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并不在少数。于是,他便开始带领学生们从基本乐理开始学习,整个暑假里,赵庆九和他的学生们顶着烈日和酷暑,耐心的从基本的指法、口型到基本的认识音名开始教起,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乐队终于能够演奏如《小星星》《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简单的民族合奏曲了。更重要的是,赵庆九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在音乐的熏染下自信了、活泼了、喜欢与人交流了。他决定,要用自己这根“蜡烛”去照亮更多的笑脸……

果园小学位于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的最北方。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师资欠缺,全校700名学生,没有1名音乐教师,乡村学校少年宫配发的乐器也因此库存。2012年10月,赵庆九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带着满腔热情开始了他农村音乐支教的另一站。他根据果园小学的实际情况,邀请同行组成了一个农村音乐志愿者教学组,每周三准时驱车前往果园小学,从这天开始,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寒暑假,无论酷暑或严冬,赵庆九带领的农村音乐教学组的教学工作就从未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和农村音乐教育团队科学、细致、耐心的训练,果园小学的铜管乐、二胡、笛子、古筝等各个兴趣小组的表演技能逐渐成熟起来。在漯河市第九届、第十一届少儿艺术节上,学校参加六个节目,其中有五个获得了金奖。

十年来,赵庆九坚持行走在农村音乐教育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累计无偿教学500多个工作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众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在音乐的陪伴下不再孤独与自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温暖。“农村的音乐教学之路才刚刚开始,我将持续倾注自己的真心,播下音乐的种子,让更多的孩子徜徉在音乐海洋中,收获幸福快乐的童年。”赵庆九说。
除了赵庆九外,我省义务为群众理发30年的热心老党员胡东乔;18次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他人生命的好村医李风明;深埋战功守清贫,回村务农67年的老党员刘国勋;卧床29年,坚持为患者诊病的村医张太山;一生攻坚克难,甘做国家发展的“推进剂”的90岁高龄院士李俊贤,也荣登11月份“中国好人榜”。
编辑:陈鑫
深圳seo优化 https://www.seo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