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走访调查发现,许多丘陵、高山地区莲藕种植面积不大,但当地居民大都有喜食莲藕的传统习惯,因此莲藕的消费量还是较大。特别是春节前后,市场上莲藕供销两旺,本地莲藕供不应求,大量莲藕只能从外地调入。
为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户增收,近年来一些山区县市也将莲藕作为蔬菜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农户引进良种、扩大面积,改进技术、提高产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制约着莲藕面积的扩大和效益提升,亟待研究、解决。

一、山区发展莲藕的独特优势
山区与平原湖区相比,不仅耕地面积小,水田面积更为稀缺。在水田中,适合种植莲藕的田块更是少之又少。发展莲藕,规模上无法与平原湖区相提并论,但由于区位、环境差异较大,在其它方面仍有一些独到优势。
1、环境污染轻,莲藕质量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多是核心水源区和水土涵养地,境内生态环境优越、环境污染极轻。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通过关停污染企业,管控生活垃圾,治理废水废渣,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使山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耕地的重金属、农业废弃物污染也明显减少,这就为生产高品质莲藕奠定了基础。另外,一些山区莲藕地方品种虽产量较低,但口感甜糯,特别适合煲汤。优质品种加上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当地所产莲藕品质,与外地莲藕相比明显更胜一筹,因而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

2、立体气候明显,产品供应期长。山地海拔高差悬殊,有的最高点海拔在二三千米以上,最低点仅二三百米左右,立体气候非常明显。另外,即使在同一海拔,地理位置不同、坡向不同,气温差异也很大,这就为莲藕在不同海拔、地域种植,实现分期分批均衡上市创造了条件。而平原湖区由于气候差异不大,较难做到这一点。
3、种植管理精细,单位面积产量高。山区莲藕种植面积虽小,但农户都比较重视,一般选择地势低洼开阔、水源光照充足,且耕层深厚、土质肥沃的烂泥湖田种植,单位面积投入较大,后期管理比较精细,加之山区藕田面积小、四周通风透光好,边际效应明显,因此在良种良法配套情况下,山区种植的莲藕单位面积产量,要明显高于平原湖区。例如笔者采访的竹山县溢水镇农业科技示范户李贤军种植的莲藕,平均亩产在2000~2500公斤,最高亩产超过5000公斤,得到了育种专家的肯定。
4、产品价高易销,经济效益明显。山区莲藕需求量大,但本地面积小,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多数年份销售顺畅,而且卖价较高,一般每公斤售价在5~10元,紧俏时每公斤甚至能买到15元,远高于一些莲藕主产区。由于产量高、销路好、售价高,山区莲藕种植户亩产值一般在4000~5000元,最高的甚至能超过20000元,这在平原湖区根本无法想象。

二、山区发展莲藕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