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画题款谈略
——笔录潘天寿先生讲述
鲍三 笔录
古代绘画,题款阙如。盖古代对于绘画之意义,全为记载之应用,故有“文字记言,绘画记形”之语。稍后,绘画为礼教所傀儡,且为经传之羽翼,其功能每与六籍同等。总言之,彼时只以绘画为用,而不知美之为美而鉴赏之。因此当时无绘画专家,全由画匠行之,为古代绘画题款阙如之大原因。至汉,始有像赞,如麒麟阁十八功臣像,并纪各功臣之事迹而赞之,是即开后世绘画题款之先河。然此仅限于造像,而不及其他,例如风俗、战争、故事、神话等之绘画,则无所谓题赞矣。
唐代绘画,仍不通行题款,迄宋始开纪年、纪名之风气,但多题于不关紧要之角上(或石隙上)。至元后始渐渐发见题款之美,并往往以诗词、序跋等长篇文字题写于画面之上,以补助画面表现之不足,同时更可使构图方面达于预料以外的美满之境。
题款有长款、穷款、多处款之别。长款每为画幅上画材较少、空白较多,非题长款不足以补画面上之空虚,故长款每足以增长画面之气势;穷款则因画面空白较少,无处可题长款,然又不能不题款,则题以局促之穷款;多处款即画面上有多处空白,适宜于题多处款识者(即题写两处以上之款式)。总之,题款每每能使画面之色彩或构图上成就特殊之美感。至题款文字,类多诗词、散文,然古人亦有题以语体文者(如石涛等是)。通常则全以文言文之诗词、散文为主。内容方面:散文或为记画时之环境,或记画时之感想,或为画品、画派之评论,或为所画之心得均可;诗词则以抒发作者思想、画材之诗韵,以补入画面以外之意趣,使观者得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由以上诸原因之关系,故近人作画,非有题款似不成为画焉。
题款尚矣,然题写之位置以及字之疏密、大小,苟不得当,则非特不能增加画面之美观,恐反使全画面蒙其损害。又国画对于空白极重要,所谓“密不通风,疏能走马”,吴安吉谓:“作画须注意空白。”亦即此意。故画面之空白,每有不能分毫减少者,故款识绝对非空白即可题之也。此点必赖乎学者各自之经验而经营之,庶可臻稳妥、平衡、美观之境域,其他与题款有关者,亦简单分述如次:
花果园租房网 https://www.haozhuli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