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识机制是公链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块链的架构一般分为五个层面,分别为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合约层和应用层,我们将其中的核心技术要素提炼成五个维度,包括可扩展性和传输技术、系统安全、分布式存储、监管兼容性和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是可编程的利益转移规则,它使人们参与,形成安全的网络,并以有序的方式运作。
一般说来共识机制决定了公链运行的安全,并且决定了公链的有效运转,通过激励使公链实现良性循环。
因此,共识机制可以算得上公链的基础,它决定着公链的总体性能,涉及到公链的安全和效率。
但是公链由于去中心化的特点,需要更大范围的验证来支持这一特点,因此往往在效率等公链性能上会受到重要影响,这也是共识机制的基本设计原理。
比特币的诞生,带来了POW的共识机制,但是由于其低效率的弊端,后来又有了PoS、DPoS 以及 PBFT等共识机制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却牺牲了区块链诞生的主要优势:去中心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共识机制只是当前发展技术瓶颈的妥协,说是倒退为不为过。
但是不断出现的共识机制模式,却也可以看做是公链不断探索更加高效、安全发展的途径之一。

POB共识机制的探索
pinterest http://www.bigbig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