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明末官员贪腐严重,造成了大规模农民起义从而使清政府有机可乘入主中原。清王朝建立以后,积极吸取明朝教训创立了前所未有的“养廉银”制度。养廉银,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官员因薄俸而引起大规模贪污,所以从各地的火耗以及税赋当中拿出一部分给文官作为补贴。

一、古代官员俸禄多少取决于吏治的作用
1、各朝代对俸禄厚薄的探索
官员的俸禄多少直接影响到他治理一方的态度,也关系到在他治下百姓的生活状态。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各朝代必须严格控制他们在地方的代言人。俸禄的多与少,哪个才能对地方的吏治起到更好的效果,到今天也一直没有定论。
汉朝实行的是厚俸制度,汉惠帝认为官吏是为了百姓的,要让百姓能够信赖他们就必须给以厚禄。汉宣帝也曾说为了让小官勤于政务,就必须给他们提高薪俸以免其鱼肉百姓。汉朝的官员分为十六个等级,最低等的官员每月都能分得十六斛农作物,完全可以养活一个五口之家。所以汉朝实行的是厚俸制度。
进入隋唐以来,随着三品六部制的实行我国吏治也渐入佳境,可是俸禄相较于汉朝就逊色不少。尽管唐朝对官员俸禄十分重视,尽管想法设法的提高官员待遇可是整体水平却不是很高。与汉朝相比,两朝级别最低的吏员之间俸禄还相差百分之三十。后人评价说终唐一朝官员的俸禄都少的可怜。

可是到了北宋,虽然军政方面无法与汉,唐相比较,但是经济方面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开封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大都市。在北宋建立初期,赵匡胤就曾明确表态,官员的俸禄必须从优,只有他们都家境殷实才能造福一方。而范仲淹也曾多次上书表面要想培养贤臣,必须先给与厚禄,让他们丰衣足食才能督促其善政,然后制定规则有不遵从者,可罢免可诛杀。
有了实力,当然可以财大气粗,就像大公司自然会给员工优厚的待遇。可是宋朝前所未有的优越俸禄却并没有给它带来高回报,高效率的政绩。相反宋末农民起义频发,盗匪横行。透过《水浒传》就不难看出,宋徽宗时官员的不作为和乱作为。
明太祖朱元璋本就是农民出身,所以他感受过官吏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对他们有着很大的积怨。因此他上台以来,实行了最严格的薄俸政策同时明初对于官吏贪污的整治也十分厉害。只要有贪污的官员,轻则罢官重则杀头甚至连坐。所以这种制度对于吏治的危害也是非常明显的,到了明末国家机器减弱而官员们大肆中饱私囊,造成了官员联合对抗朝廷的局面。明朝的覆灭与这种薄俸制有着很大的牵连,二者密不可分。
2、清王朝吸取教训设立养廉银
清康熙帝时期也是实现的薄俸政策,俸禄按照品级发放而且正、副差别不大。赵王景就曾上书抱怨说一个县令,一年才只有四十五两银子他需要供给家人的温饱还要喂马再加上迎来送往如果不搜刮民脂民膏则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

这种薄俸制度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民情得不到及时的传递,贪污之风会不断延续而那些真正廉洁的官员都难以为继。此种危情之下,雍正皇帝上台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吏治做出了很大的调整。首先设立刑罚,其次采取厚俸制度,在总结古代经验之后开创了养廉银。
色差仪 http://www.frucol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