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到现在,在广州和深圳,连着看了两场李健的演唱会。不得不感慨,他的状态是真的好啊!
而在此之前,9月23日是他45岁的生日,他低调地发了一条言简意赅的微博,是鼓励自己,也是鼓励那些关注他的人:

生活恬静,不争不夺,温柔对待身边的人,本着初心做着自己最爱的音乐。
他或许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在他身上,却让我看到了人生最理想的样子。不断放弃,是寻找到内心真正所爱的过程
关于李健学音乐的渊源、如何走上职业音乐人这条路的,许多的文章早已说过很多次:从小学吉他,被保送到清华,毕业后在广电总局上了两年班;后来和卢庚戌组成水木年华乐队,一年后因音乐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从此,李健蛰伏了十年,最终因王菲在春晚翻唱了他的《传奇》而开始被大众认识;2015年参加《我是歌手》,从此爆红。

作为超级学霸,从小到大,李健有过很多常人难以得到的机会。
他曾说过,读书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很有难度的事情。当年若没被保送到清华,走高考的正常流程,他也能考得很好。但是,被保送到清华读最好的专业,他才逐渐地发现自己做实验动手能力不好,攻读本专业也开始感到吃力。
他突然意识到两个问题:
1、每个人的天赋所在点和在同一方面的天赋值是不一样的。同样是清华电子工程系的佼佼者,他和他的同学在这个专业上的天赋值却不一样。他可以和同学一样努力,甚至比他们更努力地去追赶,但天赋却不是单靠勤奋就能弥补。而是不是真的够拼够努力,却受第二点影响。
2、唯有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才能坚定地去付出。从小学古典吉他,因为歌唱比赛而被保送进清华,大学期间多次获得重量级歌唱比赛奖项。不断地自省与复盘,最终确认,“音乐”才是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也更是自己的天赋点所在。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音乐的学习上。因为本不是音乐专业,便开始修音乐双学位,并曾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继续参加音乐比赛,提升自己的演唱技能;潜心创作,累积自己的音乐作品。

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家广电总局工作。这是一个至今都让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但两年后,李健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从体制内逃离,并且完全改行,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在《一生有你》红遍大街小巷的时候,仅仅一年的时间,他便从水木年华退出。此后十年的时间,他成为一名独立音乐人,寂寂无名。
绘画 http://www.bigbig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