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陈广晶
本文来源于AI财经社旗下医疗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网售处方药“松绑”之路,又遇坎坷。
1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包括131项内容,其中5个为禁止事项,126个许可事项。

其中“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违反规定采用邮寄、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被列为了禁止项。
按照两部委要求,禁止事项将成为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的领域。
业内分析这或预示着网售处方药放开仍有变数。
就网售处方药是否放开的问题,此前相关方已经进行了多轮博弈。12月1日即将正式实施的新修订《药品管理法》中并未直接禁止第三方平台网售处方药,被认为是松绑的开端。
结合“线上线下一致”的管理原则,以及药店分级管理等政策的落地,业界认为,仅有少数药事服务能力强的实体药店才能依托互联网承接此项利好。
也就是说,医药电商的O2O模式将成为网售处方药的主导,而纯粹的B2C业务还未获政策支持。
风向突转?网售处方药松绑一波三折
关于网售处方药是否放开的争论由来已久。
2005年9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文明确药品零售企业只能网售非处方药并很快发出第一张B2C医药电商执照以后,处方药网售就开启了“拉锯战”模式,可谓经历了几番大起大落。
2011年,淘宝商城进入健康领域,推出“医药馆”,届时仅有上海复美大药房、北京金象大药房、杭州九洲大药房、江西开心人大药房、云南白药大药房5家医药公司集体进驻。
但后因未获网售药品资质,被监管部门叫停。
8个月后,重新更名的天猫医药馆上线。这种B2C模式似乎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深圳seo优化 https://www.seo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