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1月24日讯 (记者刘迅 通讯员覃翠敏 赵林) 肉眼难辨的微小血管,却承担了人体80%的营养和血液运输,一旦紊乱,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11月23-24日,在武汉举行的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心血管学术会议上,多位专家呼吁,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关注体内微循环,对其心肌保护、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成立大会
连日来,来自湖北省各地区近两百位心血管领域专家、教授等齐聚武汉市汉阳医院,参与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成立表决票选。其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陈静教授等6人任副主任委员、武汉市汉阳医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谢彬教授为主任委员、我国着名心血管专家江洪教授担任该学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
何为微循环?汉阳医院心内科专家谢彬教授解释,人体中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就叫做微循环。由于这部分血管口径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称为“微循环”,但它却占比人体血管8成左右。

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票选现场
殊不知,人体单纯靠心脏的收缩力量不能将血液直接灌注到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细胞,必须靠微循环将血液进行第二次调节、第二次灌注,所以在医学上把微循环比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现代医学证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微循环障碍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对冠脉微循环病变有了新的认识,冠心病走入了‘微’时代。”谢彬教授表示,研究心血管微循环的诊疗方法、理念、治疗方向,对于改善心血管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长期心肌缺血及其所致心脏衰竭,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

学会主任委员汉阳医院心内科谢彬教授发言
在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首届学术会议上,各位专家教授从临床诊疗到学术前沿,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操作,从超声诊断到中西医结合,通过病例分享,多角度、全方位研讨了冠状动脉微血管病的诊治技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全省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作为湖北省微循环学会主委单位,武汉市汉阳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家胸痛中心、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疾病医疗救治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心肺血管研究所。目前,该院从入院到打通血管最快时间缩短至22分钟,平均血管打通时间也缩至60分钟以下。
同时,“江洪团队”工作室落户该院,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江洪教授为专家顾问,杨波、蒋学俊、黎明江、夏豪、陈静、曾彬等教授,每周五上午来院专家门诊、疑难病例查房会诊、疑难复杂心脏手术预约等。
啤酒罐 http://www.bigbig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