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寿生 本报记者 唐 燕
11月24日,记者来到大余县新城镇龙王庙村采访。在村委会,今年5月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吴兆福,正和村里党员们聚集在一起商议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思路。“兆福为村里公益事业作了许多贡献,村里活动中心还是他带头拆掉自家祖屋让出地块后建设起来的!”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吴兆福,大伙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44岁的吴兆福1993年参军,由于在部队表现优异,于199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7年,退伍回乡创业后,凭借在部队培养的优良作风,在创业过程中干得风生水起。
“是党培养了我,我要为组织分忧,为民解困。”这是吴兆福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拥有20多年党龄的吴兆福,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
2017年,龙王庙村启动新农村建设,方案形成了,规划出来了。但棘手的问题也摆在了村干部的面前——规划中的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拆除部分村民的老屋,征用他们的土地。新农村建设是好事,可要去拆村民的老屋征用村民的土地,怎么做好群众工作,这让村里犯了难。
“我是党员,我得带头。我愿意让出祖屋!”在党员干部商议会上,吴兆福率先提出,让出规划中所需的自家祖屋用地。“我也不能落后”“先拆我的”……吴兆福的带头发言,激起千层浪。党员干部主动让地的事在村里传开后,很多村民也纷纷配合村里的需要,主动让出新农村建设所需用地,让新农村建设项目得以快速推进。
4月13日,吴兆福和朋友吴年平经过村里的一处池塘附近时,耳边突然传来了呼救声。吴兆福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向池塘跑去,原来是一名儿童不慎落水了,另一名路人李育冲正在水中紧张地进行施救。危急关头,吴兆福来不及脱掉衣服,也跳入水中进行支援,吴年平则在岸上协助。经过三人水里、岸上的通力合作,孩子被救上了岸。
不论在平时,还是在关键时刻,都能看出吴兆福身上流淌着共产党员的热血。
“我也没干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做的都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采访中,吴兆福一直强调他是个没有故事可写的人,但年复一年,他凭借着一颗赤诚之心,很好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肩负的使命和担当。
未来建筑 http://www.bigbig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