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濮阳 2019-11-29 09:44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批准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作为这一工程的咽喉,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的更换周期为18个月,每更换一个新池需新征2600余亩耕地和2490亩临时用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沉沙池多年平均淤积量为248.51万立方米,清淤时需在沉沙池周边临时征地,堆沙高度约2.5米,堆后复耕,每年清淤堆放需占用土地1491亩。沉沙池由于工艺和功能的特殊性,出现了用水量高、沉沙量高、换池率高和建设成本高的“四高”问题,也正是由于“四高”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资源的无节制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无计划破坏。
2018年4月,中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强调,要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同步加大上游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逐步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的功能。其中,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生态功能被进一步强调,对其的治理和保护也被提上重要日程。今年9月18日,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他指出:“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立体生态综合利用正是研究解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效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具体措施。
如何节约耕地?如何清理淤沙?如何降低运营成本?长期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的研究从未间断。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该局创新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思路——用问题来解决问题,用困难来克服困难。从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产运营三个方面,将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占地面积大与光伏发电项目无地可用相结合,将新型墙材企业原材料缺乏与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淤沙清理相结合,将新能源企业介入生产困难与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相结合,放在同一个维度进行思考,提出实施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地水泥光风”立体生态综合利用的设想:在2600余亩沉沙池水面上架设光伏太阳能板和风车进行发电,用电带动泥浆泵清理沉沙池内的沉沙,将沉沙作为原材料,采用电炉法新型工艺烧制新型建材,在解决沉沙隐患的同时,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深圳办公室装修 http://www.szht-zs.com